电商企业管理的仓库有这样的漏洞吗?
2019-07-30
浏览
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速度的不相匹配带来了商家、消费者与仓储以及配送结点矛盾重重的局面。库存准确率低、发错货概率高、配送时效难以控制,由此造成的物流评分不高、顾客体验差,进一步影响到成本居高不下的例子越来越常见。
某传统食品企业成立了电子商务部,开始了电商之路。他们日均单量在200左右。由于负责人营销思路不错,今年日均单量已经增长到500以上。这家企业有自己的传统仓库,用传统的ERP系统加上仓库人员足以支持日常业务的开展。
然而,说起参加活动,他们则忧心忡忡——平时每天300的单量已经让20人的仓储团队吃不消,仓储团队是公司各部门共享的,电子商务销售额在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占不到1/20,但是投入的资源和人力却最多。更令人难过的是,在之前的一次活动中,店铺日单量超过了3000单,仓库足足发了一个星期,与之伴随的却是发货速度评分急速变绿。
经分析下来,发现商家们在物流管理方面,容易被三道门挡道。
一:无系统无流程
门匙:建立系统并与流程匹配
不少商家认为,仓储等于租一块地方请几个人发货,仓库管理无非就是招几个熟悉的人,记牢产品的位置,靠记忆拣货。如果遇到上活动等导致发单量骤然增加的情况,临时招聘钟点工补充人力资源便是解决之道。
无疑,对于刚刚起步的卖家来说,由于成本控制的原因,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。如果日均发单量上百,库存达到一定规模时,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的后果有三:一是信息无法追溯、分析,仓储库存准确率低,产品本身的库存成本损失;二是一旦操作出现问题没有明确责任人,仓储效率无法提升;三是无法标准化,低下,人力成本浪费严重。
物流管理要做到高效服务,背后需要系统、流程、优化的体系化支持。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复杂,让系统显得格外重要。系统的价值不由购买的金额决定,由与流程的匹配程度决定。
通过系统规范流程,并设立督导岗位保证流程执行的规范性,同时将优化后的结果固化到系统中,使之成为可复制、循环的常态,如此一来,系统、流程、督导、优化四位一体便能够保证精细化运营。
需要强调的是,电子商务仓储与传统仓库有极大的差异,包裹所含产品的不确定性、目的地的不确定性以及出库频率高对系统、流程、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因此,在这过程中,条码化管理成为了必须,建议所有在库的产品都使用条码,并且不同的条码产品存放在不同的库位上,仓储操作人员只需要认得简单的字母、数字,就可以很准确地找到想要的产品。
二:过于信任快递员
门匙:配送过程需监控
配送管理不等同于快递。可是,商家“迷信”快递员的情况却时时在发生。在此,不妨审视一下自身,下面四点,符合自身情况的有哪几项?
(1)交给快递员挑超区单;
(2)用区域划分指派哪个快递公司,有时也不划分;
(3)配送不算入售后环节,不需要其他人员投入;
(4)顾客因久久未收到货投诉,我再去处理这笔订单。
配送过程需要监控。当快递的不确定性PK消费者确定性的需求时,商家处于被动的局面,这个局面给消费者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差的购物体验。现行的解决方案是,通过系统与人工协作的方式,以商家主动监控的方法做好提前预防工作。
出库后的时效监控在于查看应有标准时效与实际签收时效是否匹配,如果一旦出现不匹配,商家需要主动找出匹配不和的原因,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,最佳的结果是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已处理完毕。
在售后环节,商家更高的价值也往往体现在异常事故的处理上,商家可以先制定好异常处理规则,使之标准化,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可以让客服及时响应,第一时间进行协助处理。
三:牺牲体验为代价控制成本
门匙:管理数据
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考核为:入库及时率、入库准确率、库存准确率、发货及时率、发货准确率、到达率、及时签收率、签收率、破损率等,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惩罚,而在于优化。然而,许多商家平时基本不重视考核指标,只想要控制物流成本。事实上成本的控制极难一步到位完成,也不能以牺牲体验为代价。
电子商务物流环节会产生很多数据,包括仓储、配送、退货等环节,数据的价值不在于记录,而在于从分析中找到规律并运用,从而找到控制成本的得当方法
。
就电商企业而言,不同的仓储物流定位造成不同的服务情态。有专注于产品的商家,也有产品、运营、物流一把抓的商家。虽然定位不同,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样的——为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。